依時間篩選
依時間篩選
- ALL
- 實驗動物
- 展演動物
- 經濟動物
- 同伴動物
- 海洋資源
- 野生動物
- 議題與行動
- 認識好好愛牠
- 報導交換
- 動物三兩事
熱門標籤
倉鼠無語問倉天 好好愛牠編輯部

同伴動物
2022.03.30
倉鼠無語問倉天
香港在1月有寵物店店員感染Delta變種病毒,店內倉鼠以及存放進口倉鼠的倉庫也多處驗出陽性反應,香港政府認為可能是倉鼠傳染給人,19日下令針對染疫的寵物店及倉庫內的動物進行「人道處理」,共有1213隻動物,包括159隻兔子、930隻倉鼠及38隻龍貓遭撲殺,有些鼠兔還在寵物店的展示櫥窗內,就被漁護署抓出來打針安樂死直接裝袋。事後香港政府針對停業數天的售賣倉鼠寵物店發放港幣1萬到3萬元不等的「防疫抗疫基金」,藉此彌補店家損失,並讓清消且通過病毒測試後的寵物店業者自1月30日起陸續恢復營業。然而,至今仍無具體證據證明寵物店員是遭倉鼠傳染,香港獸醫界也強烈反對撲殺倉鼠的決定,動物傳染給人類的可能性雖有,但案例非常少,香港政府大動作捕殺倉鼠和兔子,還要求市民交出已購買回家的倉鼠一併人道處理,此舉不但引起關注和恐慌,還爆發棄養潮,義工最高一天接到60多通棄養倉鼠案件。如果撲殺倉鼠是必要之惡,對比2020年10月香港一隻駐守機場的警犬確診新冠肺炎,當時的處置是隔離和觀察,要怎麼讓大眾信服?倉鼠事件讓香港獸醫師Dr. Szabo摘錄分享香港獸醫協會公開信件重點:1. 寵物主人法律上沒有義務交出倉鼠或接受檢測!2. 倉鼠與其他動物物種一樣寶貴和主人愛戴。3. 在決定飼養倉鼠之前,政府沒有與獸醫界協商,其他外來寵物也被做了。4. 香港獸醫堅決反對將倉鼠抓住的決定。5. 政府在作出涉及獸醫公共衛生和動物福利的決定之前,應與獸醫專業諮詢。6. 動物在COVID的傳播中沒有起到重要作用。7. 尚未證實COVID從倉鼠傳染給人類。8. 世衛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反覆稱,動物對人傳人的風險仍然很低。9. 對於已經在主人家中且健康超過一周的倉鼠來說,COVID傳播風險不是不存在就是大大降低。好好愛牠邀您一件好事愛動物,防疫期間照顧同伴動物,維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參考來源:1. 文章中的聲明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petwithyouhk/posts/4985251116199362. 香港獸醫師Dr. Szabo摘錄香港獸醫協會公開信件重點https://www.facebook.com/zoltan.dr/posts/3144306335845208
冰島虎年給「鯨」喜-商業捕鯨再少一國! 好好愛牠編輯部

海洋資源
2022.03.30
冰島虎年給「鯨」喜-商業捕鯨再少一國!
在鯨魚保育年年受到國際矚目與關注的壓力下,加上COVID-19帶來長期的社交距離限制,鯨肉出口機會降低,捕鯨成本的增加,食鯨人口持續下滑,以及冰島日益盛行的賞鯨觀光業,讓具有悠久捕鯨歷史的冰島在2/4宣布,將自2024年起禁商業捕鯨。這對於過度捕殺而數量日漸稀少的鯨魚來說,這消息實在是一個最棒的禮物。人類捕鯨已有幾十個世紀,但商業捕鯨的盛行,在19世紀最為興盛,自1900-1911年間,鯨魚的捕殺數量從2千隻增加到2萬隻以上。鯨魚體型巨大,在被捕獵的過程痛苦且殘忍,從驚恐到被殺,其臨死前飽受的身心煎熬可想而知,僅管國際捕鯨委員會(International Whaling Commission, IWC)在1982年通過《禁止商業捕鯨公約》,並於1986年生效,大多數會員國也宣布放棄商業捕鯨,但公約僅禁止商業捕鯨,科學研究及原住民的捕鯨行動並不受到公約的限制。日本曾以科學研究為名,赴南太平洋大量捕獵鯨魚,引起澳洲和紐西蘭等南太平洋國家的反對,澳洲更在2010年5月於國際法庭提起訴訟,指日本捕鯨活動超過科學研究的需要,並涉及商業活動。2014年3月,國際法庭判決日本的捕鯨計劃並非以科學研究為目的,要求日本停止捕鯨計劃,使得日本在2018年12月26日宣布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從2019年7月起重啟商業捕鯨。台灣是島國,擁有豐富多樣的海洋生態,自然也曾加入捕鯨歷史,有文獻記載是在大正2年(西元1913年)的日治時期開始捕鯨,從南端的恆春到台東沿岸,雖然不是國際捕鯨委員會的一員,卻也在美國關切下,從1981年起停步商業捕鯨至今。鯨豚都是具有高度智慧的動物,牠們也有家庭,家族之間有深厚情感,好好愛牠邀您「一件好事愛動物」,將來疫情解封有機會出國旅遊的話,若看到鯨肉,還是不要吃牠們吧!===參考來源:1. 中央社-鯨肉需求降賞鯨觀光夯 冰島2024年起禁商業捕鯨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202050142.aspx2. 環境資訊中心-【鯨彩一生】鯨生鯨逝:台灣的捕鯨歷史https://e-info.org.tw/node/109767
動物實驗,有機會走到5R嗎? 好好愛牠編輯部

實驗動物
2022.03.30
動物實驗,有機會走到5R嗎?
動物實驗,一個大家並不陌生的詞彙,但你知道每年有多少隻動物被當實驗品嗎?全球每年用來做實驗的動物數量據估計有1億隻,在台灣,2020年的實驗動物數量為332萬隻,若扣掉胚胎(雞胚、鴨胚、魚胚),活體動物仍有119萬隻,換算下來每天3260隻,每小時135隻,每分鐘就有2隻,數量最多的是囓齒類和魚,而魚又以斑馬魚為主。這些動物有超過7成被用於醫學及藥物研究,而其它的實驗也還是跟人類福祉有關,像是健康食品、農業領域、動物用食藥品或疫苗、美粧品等,實驗動物是因為我們而存在,再被犧牲,牠們的開始和結束幾乎全程都在實驗室完成,在你我的生活日常,牠們比用來作為食用的肉製品更有距離感,實驗動物、動物實驗,我們只是聽過,卻很少看到或接觸。動物實驗的必要性與動物福利一直在拉扯,各國多有立法保障實驗動物基本福利,立法要求實驗機構對於動物實驗的研究設計要依據3R原則:替代(Replacement)、減量(Reduction)、精緻化(Refinement),這是W.M.S. Russell和R.L. Burch在1959年所發表的3R精神,也被許多國家研究機構接受,是國際間公認為研究人員在決定使用動物進行研究,設計動物實驗,以及為實驗動物照護及使用委員會或小組成員在審查動物實驗計畫書時,需要採取的考量與措拖。替代方法(Replacement):改用「非活體」、「非動物」方法,不使用動物進行實驗或測試;動物減量(Reduction):減少實驗動物的使用數量,避免不必要之犧牲;實驗細緻化(Refinement):改善飼養環境與實驗操作,強化施作人員的教育訓練,將動物的疼痛或緊迫等不舒服的狀況降至最低。然而,現代人的動保意識越來越提升,對於動物實驗倫理而言,3R所能顧及的層面仍然有其不足之處, 1997年美國太空總署主張要有同理心,增加第4R:負責(Responsibility):施作人員進行動物實驗時要尊重生命、為實驗動物負責,也須對社會大眾的期望、觀感負起應有的責任。我們認為生命沒有不同,更希望有一天動物實驗也能有第5R-認養(Rehoming):幫助實驗後仍健康安好的動物找到一個家,好好過餘生。雖然以動物保護法為法源依據的「實驗動物照護及使用指引」中有關實驗動物退休、康復、認養、安置的指導原則,提到實驗結束時,應依據動物福祉和對環境的潛在風險,對動物的未來作出最恰當決定,但這裡僅提到犬貓、猿猴等中大型動物。而有關於為可復原或退休的動物找到適合回歸或安置的居所,或者到認養家庭居住的,以滿足個體最大福利,被明確點出的更只有犬貓。但我們知道,還有一些實驗動物也是可以被認養的,像是兔子等,因此,政府針對認養(Rehoming)應該要能明確規範或提供獎勵措施,針對實驗後可復原或退休的動物,盡可能提供照顧與安置,只要和有心想接收動物的單位合作,政府給予資源或補助,漸漸朝著5R的目標前,一定可以為實驗動物做更多,改善牠們的處境。感謝和我們聯繫的動物實驗中心,也感謝願意收養牠們的學校,三方共同實現了讓實驗動物的餘生真的可以好好生活。我們希望動物試驗能以其他科學方法完全取代,至少一步步往這目標邁進,讓實驗動物數量逐年減少,就以美粧用品來說,你可以選擇無動物實驗的商品,尤其台灣已有很多好品牌推出零殘忍-無動物實驗的美粧用品及清潔用品,雖然目前尚無一個平台完整搜集所有本土品牌入列,但還是可以搜尋”零殘忍用品”或”無動物實驗品”找到商品資料。邀您一件好事愛動物,選擇動物友善的用品,也可以領養代替購買,認養健康可愛的實驗兔,暨福氣和潤福送養成功後,未來仍有相關需要,若您有以下意願請與本會聯繫:1. 飼養用品捐贈2. 可當中途之家3. 願意認養4. 推薦可認養單位或民眾
//徵才公告//協會需要你的加入 好好愛牠編輯部

認識好好愛牠
2022.03.30
//徵才公告//協會需要你的加入
職缺-新聞採訪-論件計酬內容:依協會的動物焦點議題完成深入採訪報導,需能獨立作業,未來可長期配合。需求:1-2名聯絡方式:請將履歷、自傳、作品email至[email protected],謝謝。
實驗之後,牠們挺過來了,現在需要一個家-2022/2/11已送養 好好愛牠編輯部

實驗動物
2022.03.30
實驗之後,牠們挺過來了,現在需要一個家-2022/2/11已送養
大家好:我們有2隻實驗過後仍健康安好的兔子等待一個家,品種為紐西蘭大白兔,分別為:公:三歲多,體重約3.4公斤母:二歲多,體重約3.6公斤公的叫福氣,母的叫潤福,希望有愛心並且願意好好照顧牠們的您來認養,讓牠們的餘生可以好好生活。成兔可以到4.0-5.5公斤,是蠻大隻的喔,要認養前請先確認您有足夠的經濟能力,也要有足夠空間讓牠們生活,更重要的是把牠們當家人,用心照顧和陪伴。品種介紹可參考以下:https://kmweb.coa.gov.tw/subject/subject.php?id=10205===日後還是會有相關需要,所以,如果您有以下意願,請隨時與本會聯繫([email protected] / 0939-939-600):1. 飼養用品捐贈2. 可當中途之家3. 願意認養4. 推薦可認養單位或民眾好好愛牠 邀請您,日常生活請繼續一件好事愛動物-選用無動物實驗/成分美粧用品及生活用品,讓實驗動物越來越少,更希望福氣或潤福能夠找到愛牠們的人,一起生活。
選擇綠燈,才能年年有魚 好好愛牠編輯部

海洋資源
2022.03.30
選擇綠燈,才能年年有魚
年年有餘,於是餐桌上一定有魚。即將到了農曆新年,在落實防疫的前提,為迎接這個重大節日的到來,家家戶戶仍免不了要準備幾天的圍爐好料,餐桌上滿滿的美味佳饒象徵團圓富足,所以幾乎都有一道魚的料理,而且老一輩人的說法,這魚要完整無缺,才表示可以年年有餘。但是,我們真的可以保證年年有「魚」吃嗎?遠洋漁業扣連全球海洋資源現況漁業資源有多麼枯竭?根據漁業署統計,我國近10年的年漁獲量雖然不至於驟降,但仍呈現丘陵般緩坡向下遞減,尤其以遠洋漁業的漁獲生產量減少最為明顯,從最高曾經有80萬公噸,到109年只剩50多萬公噸。漁獲減少的原因,不外乎棲地受到破壞或是過度捕撈、海洋污染問題、氣候變遷問題等,讓這些魚和海鮮來不及長大,或根本沒有機會出生。遠洋漁業的漁獲來源、作業範圍及種類如下:鰹鮪圍網:以圍捕生活在海洋表層的正鰹及黃鰭鮪為主,集中在中西太平洋海域。魷釣:主要為魷魚,漁場範圍在西南大西洋(阿根廷外海)、北太平洋及紐西蘭進行。秋刀魚棒受網:主要以秋刀魚為主,在西北太平洋海域,但因漁期短,有時會以魷釣漁船兼營為主 (即一艘船同時擁有魷釣及秋刀魚棒受網之作業方式)。鮪延繩釣:主要捕撈洄游性鮪、旗魚類,釣餌以魷魚、秋刀魚、鯖、虱目魚為主,漁場基地範圍遍佈國內外。夠吃就好,讓牠長大難道都不吃魚了?魚類海鮮屬於海洋可再生自然資源,只要帶入保育的觀念,將採捕量控制在低於魚類的繁衍量下,魚類資源便可以長久長期的使用。如果願意以一餐蔬食代替固然是很好,或者你也可以依據「台灣海鮮選擇指南」,這是參考2013年到2020年漁業年報及全台60處重要漁港查報的漁獲資料,以市場常見種類作為名稱標示,作為日常採購與食用的參考。https://fishdb.sinica.edu.tw/seafoodguide/好好愛牠邀請大家一起一件好事愛動物:1. 若要買海鮮,請針對海鮮選擇指南裡提到綠燈等級”建議食用”的種類2. 以國產魚或者有認證標章的為優先,近海野撈或養殖海鮮也是很好的選擇3. 如果一定要食用到黃燈等級的海鮮,請偶爾食用、謹慎消費4. 紅燈等級的”避免食用”,請不要吃牠,如不小心捕獲,也請原地放生5. 烹調上請人道處理,不要活生生的燙煮或切宰===參考來源:1. 《台灣海鮮選擇指南5.0》線上手冊https://fishdb.sinica.edu.tw/seafoodguide/files/SeafoodguideTaiwan_20210506.pdf?fbclid=IwAR1WcM3UkgjN_j2CwCrsievFJqQwgXI6DvpKtOpYPdHtx_tKg7voYoBRTOM2. 漁業署-漁業統計年報https://www.fa.gov.tw/cht/PublicationsFishYear/index.aspx
生命值得被好好對待-搶救抱卵母蟹 好好愛牠編輯部

海洋資源
2022.03.30
生命值得被好好對待-搶救抱卵母蟹
一個愛護動物的舉動,足以扭轉抱卵母蟹的命運。2021年12月中旬,政大副教授鄭同僚在澎湖馬公漁市看到幾乎一整籃的抱卵母蟹,活生生被綑綁全身,仰躺等著買家,看到這一幕,實在讓人不捨!鄭同僚將所有活的抱卵母蟹通通買下,開車送到適合他們生長的水邊用超商買來的美工刀,為牠們切斷橡皮筋,放回水裡,個個安全離開,逃過一劫。鄭同僚更進一步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起「搶救抱卵母蟹、保護漁業資源,要求農委會修改現行管制辦法,全年禁止捕撈抱卵母蟹」,不到10天就達5千人連署門檻,也引發各界關切,漁業署會在今日邀請鄭同僚及專家學者開會討論「行政院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全年禁止捕撈抱卵母蟹』意見交流座談會」,結果如何將持續受到關注。現行法規「沿近海漁船捕撈蟳蟹類漁獲管制措施」針對開花母蟹(即抱卵母蟹)只有規定每年八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五日,禁止漁船捕撈,然而實際狀況是每年都有抱卵母蟹,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105年度一篇研究報告提到:台灣全年都有抱卵母蟹,該研究所調查的11個月都有紀錄到紅星梭子蟹的抱卵雌蟹,顯示全年均有生殖活動;抱卵率介於5.0-37.5%,平均為 19.1±11.5%。這和在台灣北部、台灣淺堆等海域產的紅星梭子蟹也是全年均有生殖活動相同。動社副執行長陳玉敏在「為什麼應該支持全年禁捕抱卵母蟹?」一文提到,2013年10月15日,當時漁業署為養護海洋資源,提出並預告了《沿近海漁船捕撈蟳蟹類漁獲管制措施》,針對國內常見的5種蟳蟹──鏽斑蟳、紅星梭子蟹、遠海梭子蟹、旭蟹與善泳蟳──訂出管制措施草案,並於蒐集各方意見後,於2013年12月26日召開協調會。當年動社提出4項訴求:1. 應全年禁捕抱卵母蟹。2. 制定可以捕撈之蟳蟹甲殼寬度限制。3. 應管理刺網、底拖網,避免大小通吃。4. 增加銷售端管制。然而在各方利益拉扯下,漁業署最後在「沿近海漁船捕撈蟳蟹類漁獲管制措施」第二條中規範只有三個月禁止漁船捕撈抱卵母蟹。國際間如菲律賓、澳洲、美國、日本、中國都有捕捉蟳蟹的限制與相關規範。此外,現行可捕捉的甲殼寬,我國規範在6-8公分,但這仍不足以讓蟳蟹好好長大,甚至可能讓他們壓力大到提早繁殖下一代,就有研究發現抱卵的善泳蟳,殼寬僅4到5公分抱卵,比起國際規範,台灣法規實在過於寬鬆,影響海洋資源的永續生存。以菲律賓為例,2020年菲國農業部發佈第264號漁業行政命令,嚴格規定不得「捕抓、擁有、搬運、交易、販售」抱卵母蟹,以及殼寬十二公分以下幼蟹,違反者,視其社會經濟影響、環境衝擊輕重,以及是否累犯裁罰,最輕罰10萬批索(約5萬台幣),最重罰500萬批索(250萬台幣),若經法院判刑,最高可以監禁十年。有人會把蟹黃和蟹卵搞混,蟹黃,主要是螃蟹的肝胰臟器,公蟹母蟹都有蟹黃;蟹卵則是指懷孕後的母蟹會將卵抱於體外腹側,卵色鮮豔,代表剛懷孕沒多久,顏色越黑,代表小螃蟹就快生了。螃蟹和章魚一樣,也是個不受動保法保護的無脊椎動物,但曾有實驗證實龍蝦及螃蟹等帶殼海鮮有精密的神經系統,能真實的感到痛楚,活生生放進沸水烹煮,牠們會感受到非常強烈疼痛地死去。如果你喜歡吃海鮮,可以選擇 一件好事愛動物:1. 依永續海鮮指南建議的種類為食用參考,並且以人道方式料理https://fishdb.sinica.edu.tw/seafoodguide/2. 你可以一餐蔬食取代海鮮3. 請拒吃活生生受綑綁的螃蟹4. 請更要拒吃抱卵的母蟹,生命應該被好好對待,別讓小螃蟹們沒有機會來到這個世界。
實驗動物的處境:一念之間,結果大不同 好好愛牠編輯部

實驗動物
2022.03.30
實驗動物的處境:一念之間,結果大不同
人們對動物的情感,是很複雜的,它伴隨著效用而有所不同。人類動物關係學家詹姆士˙什沛爾(James Serpell)認為,人們對動物的態度有兩個層面:情感和效用情感-愛和憐憫,厭惡和恐懼效用-有用或有益的,無用或有害的因此,我們內心無形中把動物這樣歸類:被愛但無用、被愛且有用、被厭惡且有害、被討厭但有用例如:導盲犬屬於被愛且有用,豬隻則可能是被討厭但有用(食用),那麼實驗動物呢?20多年前達利斯‧崔茲博士(Dr. Thales Trez)在巴西的聖卡塔琳娜大學生理系館還是生物系學生的時候,和他的2名同學拯救了一隻原本將用來進行「人類生理學」的教學實驗而後再被安樂死的狗:編號51的實驗犬。教授告訴同學,參與這項實驗是成為科學家的必要條件,牠在實驗室裡被一條狗鍊綁著,趴在地上,頭放在兩隻前掌之間,眼睛充滿恐懼,達利斯也很害怕,但顧不了那麼多,現在不做,就永遠來不及了,3人聯手將狗救出,開車把狗帶回他家,達利斯說,他開車時狗兒將頭枕在他的大腿往上望著他,他能感受狗兒正在從一個巨大的恐懼中恢復過來,而且需要一些關愛。那是一種道謝的表示,讓他覺得非常快樂,到家之後,達利斯餵狗兒吃一頓大餐,並一起在附近散步。事情發生後,校方報了警並且控告他和另外2名同學入侵房屋以及竊取公共財產—這樣的罪名足以讓他們被退學,但達利斯並不後悔,所幸他們只被以輕微的處分,看似誇張的事件雖然落幕,卻帶來正向的影響,讓校方取消許多動物實驗課程,改以替代方案為之。這件事之後,達利斯‧崔茲博士向反對動物實驗教學的學生說了一段話:學生有非常多可能的行動方式來表示他們對動物實驗教學的反對。這些行動會帶來出乎意料的結果,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壞的。上述的經驗,就是一個簡單行為卻成功激發了關於動物實驗教學的爭議的例子,甚至可以改變輿論。一般大眾,甚至許多大學社群內的人,都不知道學校的教學實驗室內發生了哪些事情。讓人們知道他們的社群內發生了什麼事情,是激起討論的第一步。而越有創意的方式往往也是最有效的方式。“It’s now or never” 現在不做,就永遠來不及了,達利斯‧崔茲博士證明了人的一念之間,動物的結果大不同。然而不是所有的實驗動物都能如此幸運,我們希望產官學界共同落實動物實驗3R的精神:替代(Replacement)、減少(Reduction)、優化(Refinement),好好愛牠邀請大家一件好事愛動物,關於幫助實驗動物,我們能做的還有以下:1. 選擇無動物實驗或動物成分的清潔用品、沐浴洗髮品、防曬乳或美粧品2. 領養實驗動物3. 關注實驗動物福利的議題4. 支持我們為實驗動物發聲5. 將這文章分享出去參考來源:關懷生命協會-救援實驗犬五十一號:用行動反對動物實驗原文:https://www.interniche.org/ms/node/1735/Thales_Trez2
一提起章魚,你會想到什麼? 好好愛牠編輯部

議題與行動
2022.03.29
一提起章魚,你會想到什麼?
一提起章魚,你會想到什麼?墨汁?躲藏高手?美味食物?神準的足球預言章魚哥?《我的章魚老師》(My Octopus Teacher),是Netflix製作的紀錄片,由皮帕埃利希與詹姆斯里德共同指導,講述電影工作者克雷格·福斯特於南非一處海藻林跟拍野生章魚的故事,該片講述因工作壓力而暫時回到老家休息的克雷格,某天在潛水時發現了一隻野生的?性章魚,原本只是好奇的伸出手,章魚竟然也友善的回應,從此克雷格決定每天都下水探望牠,日復一日紀錄章魚的一生,前後約一年的時間。有人覺得章魚長得很像外星人,但在克雷格的眼中,章魚的行為和人類極為相似,每天觀察牠,會從章魚身上學習發現自己的脆弱和恐懼,這部片讓人見識到章魚的智慧,學習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動人心,不僅在2021年獲第93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也讓克雷格自此投身公益,發起非營利組織「海洋改變計畫」(Sea Change Project),致力於南非的海洋生物與海藻林的保育。章魚有沒有知覺?答案是肯定的,科學調查及研究成果催生了英國《動物福利(感知)法案》,認定章魚、螃蟹、魷魚和龍蝦等生物以及所有其他甲殼類動物和軟體動物為有情感能力的生物,立法規定任定要烹煮這些動物時,必須先將其擊暈或冷凍,也禁止在動物還活著時將其密封包裝,這是動物福利的重大推進。在台灣,動保法只保護有脊椎的動物,因為我們認為有脊椎的牠們尤其是哺乳類動物,才有感受快樂、痛苦或恐懼的能力,因此,有脊椎的海鮮-魚類幾乎沒有動物福利可言,活魚現宰或活生生被綑綁著販售的景象仍然很普遍,農委會曾發文表示動物保護法的精神是讓動物「最少痛苦、人道屠宰」,海鮮餐廳、傳統市場等業者在販售、烹調活海產時,務必先將動物予以快速致昏再宰殺,而對於像是公開表演活雞現殺的業者才會開罰,但這仍然只是站在人的角度,不公開就沒事,「最少痛苦、人道屠宰」的定義沒有標準,不作稽查,沒有人知道。海鮮是許多人眼中的美味食物,但牠們也是生命,記錄片印《我的章魚老師》證實章魚是動物知覺的演繹者,在享用美味之前,我們可以更友善的對待牠們,好好愛牠 邀請您響應一件好事愛動物:1. 拒絕食用活活燙煮或宰割的海鮮2. 支持動保法修法,納入龍蝦、螃蟹、章魚、魷魚和其他有知覺的無脊椎動物
我們必須改變 好好愛牠編輯部

議題與行動
2022.03.29
我們必須改變
1月10日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以下簡稱「動社」)、國際珍古德協會共同舉辦「2022台灣友善畜牧暨永續食物轉型」國際論壇,好好愛牠和其他關心畜牧業動物友善的品牌或組織也參加了。除有珍古德博士與賴清德副總統親自錄製影片開幕致詞外,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以及立法院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策進會首席副會長立委蘇巧慧也親自出席,呼籲台灣發展更公平健康、重視動物福利與環境永續的糧食體系。歐盟議員Eleonora Evi、世界農場動物福利協會(CIWF)歐洲總監Olga Kikou連線分享歐洲推動「從食物到餐盤—食物倫理」的成功經驗,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KPMG)董事總經理黃正忠以永續綠色投資啟示總結,希望藉由國內外經驗分享,讓台灣產官學界攜手合作,為台灣友善畜牧發展超前佈署。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致詞時說到目前落實在畜牧業的動物友善確實做得不夠,既有的「有機農業促進法」沒考量到動物友善,還有像是長年來的南豬北送,以及豬隻被屠宰時的不人道對待等;珍古德博士錄製影片致詞提到集約化畜牧業對環境帶來破壞性的影響、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以及對動物本身福利的負面影響,更提到已有非常多科學證明許多動物都是有知覺的,能夠感受滿足、恐懼及疼痛等情緒,豬和狗一樣聰明,有時甚至更聰明。當這些(經濟)動物被囚禁在工廠化農場極其殘酷的條件下的中,無法表達任何自然行為時,牠們痛苦的程度讓人幾乎無法想像。珍古德博士在影片最後的一段話,好好愛牠也非常認同:為了環境、人類健康和動物,讓我們努力改變,我們必須努力改變,只要我們一起,就可以造成改變。感謝動社早在1999年推動「人道屠宰」及運銷開始,20多年來為遭受漠視的經濟動物所做的努力,至今台灣已經有越來越多友善養殖的蛋農、酪農、豬農、大型通路商加入,台灣一步步走向友善畜牧的路上。畜牧業下的經濟動物是為了人而存在,要如何兼顧動物關懷與經濟效益,是值得好好討論的課題,也還有很多需改進的空間。好好愛牠以一件好事愛動物 為出發點,透過各種方式希望大家意識到動物無所不在,我們相信每個人只要多關注一點,多被提醒一點,可以有不一樣的選擇,改變動物處境。一件好事愛動物:歡迎品牌店家乃至個人加入友善動物串聯的行列,以您可以執行的行動響應動物友善,我們也會將您的愛心善舉分享在協會官網,詳洽[email protected]參考來源:1. 【友善畜牧 超前佈署】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國際珍古德協會首度攜手合作舉辦 2022年「台灣友善畜牧暨永續食物轉型」國際論壇 共同倡議推動動物福利、產業轉型https://www.east.org.tw/action/85772. 台灣友善畜牧論壇 雞豬牛業者到齊 珍古德勉勵為環境、健康和動物努力改變https://e-info.org.tw/node/233207